新冠長期症狀最可怕!有4類人需警惕

新冠疫情持續2年,民眾已經對感染症狀十分清楚,但是新冠所帶來的長期症狀才是最可怕的,它不僅對人體各器官造成傷害,譬如心血管、循環系統變差。在精神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傷害,林曉旭博士提出整合醫學療法來全面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況,其中之一的方式就是打坐,打坐對人體有什麼實際的影響和功用呢?請看林博士的詳細解析:

4類人群最易出現新冠長期症狀,影響身體各部位的詳細解析

Jojo:人們對於新冠的短期症狀都十分清楚,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新冠長期症狀的嚴重性,數據顯示10~30%的感染者都會出現長期新冠症狀。請教林博士,哪一類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後,最容易出現新冠長期症狀呢?

林曉旭博士:首先這裡邊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就是很多人不全是因為感染之後,經過長期治療後也很難得到完全的康復,不完全是這個原因。所以有些人在初期感染的時候,症狀跟急性發作的不同,它會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,稱為long Covid。所以約有10~30%的感染者會出現這種慢性疾病的狀態,當然有些人很幸運地不會有症狀出現,屬於無症狀感染者,但是有些人症狀雖然不嚴重,可是卻會持續很長時間。

現在醫學界對這項機理也沒有明確的判斷,因為這裡面牽扯到不同人的免疫力問題,因為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醫學界對人體免疫系統尚未有系統的暸解,所以long Covid是很值得進一步去研究的課題。


新冠長期症狀。(健康1+1製圖)

有4類人容易出現新冠長期症狀:

1. 早期感染新冠病毒量高:有些人感染早期的新冠病毒量偏高,但是症狀卻沒有那麼嚴重,或是在身體清理病毒以後,還是有定量的病毒會長期存於體內。

2. 體內產生自生抗體:有些人被感染後自身會產生抗體,這種抗體並會因為新冠症狀減輕後,會徹底停止起作用,所以這些自身抗體反而會不斷地攻擊自身。因為當抗體多於病毒量的時候,抗體會繼續發揮它的作用,造成不斷地攻擊人自身的現象。

3. 體內皰疹病毒(EB病毒)被激活:感染新冠病毒後反而激發了體內的其它病毒,所以帶來了更多的問題。

4. 有糖尿病:本身免疫系統有缺失,因此抗病毒能力就會有難度。

我們看病毒具體對不同器官的影響。首先這個病毒存在的情況為,即使在小腸感染病毒約3個月以後,病狀都比較輕了,但是依然還有新冠病毒的存在。圖中的螢光標記就是病毒顆粒的模樣,通過染色的檢測方法,顯示出體內還是有少量的病毒存在。

感染新冠病毒約3個月後,身體依然還有少量的病毒存在。(健康1+1製圖)

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是大家最擔心的,因為只要有少量的病毒存在,它就會存在慢性發炎的情況,連帶使循環變差。甚至會出現微血栓的症狀,因為它會阻塞靜脈和毛細血管,除了使循環變差之外,同時也會限制對肌肉的供氧狀況,讓身體特別容易出現嚴重疲勞的狀況。

新冠長期症狀:循環系統問題。(健康1+1製圖)

甚至還會造成身體神經纖維損傷,近一步影響氧氣的供應,對循環系統都會帶來傷害。

新冠長期症狀:循環系統問題。(健康1+1製圖)

新冠病毒很容易進入腦部進行感染,不論是通過鼻腔系統或是血腦屏障感染腦部,只要有輕微感染的話,都會持續造成腦部的供血不足,進一步造成大腦發炎損傷的現象。

新冠長期症狀:大腦。(健康1+1製圖)

在肺部方面,通常需要深度檢查才能發現肺部的損傷情況,有的人總覺得呼吸不順,甚至覺得胸悶的感覺,都是因為新冠所導致的長期症狀所。

新冠長期症狀:肺部。(健康1+1製圖)

依目前的新冠長期症狀來說,醫學界是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的,包括《英國醫學期刊》的文章也談到了這個議題,因為新冠長期症狀損傷的部位,所引發的症狀種類太廣泛了。所以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整體療法。

打坐能減輕抑鬱症、慢性病症狀,還能增加專注力和創造力

Jojo:有很多觀眾朋友們給我們留言,說在自己感染病毒後出現深度疲勞,甚至有運動的困難,請教林博士有沒有更好的改善方法呢?

林曉旭博士:《英國醫學期刊》上有提到體療法Holistic improvement,我覺得這個是對思路上很重要的調整,因為現在的西藥是針對不同器官系統去治療,但是剛才提到long covid會引發廣泛的症狀,而且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。所以要如何更好的全面去幫助人體減輕病症、降低壓力,我覺得其實應該要尋求整合醫療方式,整合醫療方面借鑑了許多東方的方法,在這裡我們舉例一下打坐的重要性。

70年代的時候有項針對打坐者的腦電波圖研究,腦電波有α、β、θ等不同的電波,不同電波有不同的頻率,都會反映出整個人的思維和潛意識的深度睡眠狀態。研究發現打坐的人,他的θ頻率減緩、α幅度增加,代表人開始擺脫過分焦慮的電波狀態,使人變得更有精神,集中力更高。

打坐的3個事實。(健康1+1製圖)

當西塔波出現變化的時候,代表這個人的打坐、冥想的深度被加強,這時候跟人的創造力有直接關係。當加強打坐深度的時候,對於人體休息和創造力、潛力的發揮都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統計數據顯示,醫生跟患者在探討病情的時候,約有80%的患者考慮採用整合醫療法,其中包括打坐,而且這80%的人並不是指特定對東方醫學感興趣的人群。近期也有份研究報告,從最初430多項研究中篩選出191個,針對打坐對人體作用進行的研究,並從中做進一步的分析。根據他們的證據圖(evidence map),發現打坐對減輕壓力的效果是最明顯的。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不同的氣功,他有多種不同的打坐方式,在效果上也略有差異,但是從整體打坐的分析來看,依然能明顯看到打坐對減輕壓力、生活質量、減少疲勞方面的改善效果是很明顯的。

191個研究:打坐的作用。(健康1+1製圖)

在精神健康方面,比如負面情緒、多動症、認知能力變化等,也發現打坐對這部分都是有效果的,尤其是針對減緩抑鬱症的作用是最明顯的。

191個研究:打坐對精神健康的影響。(健康1+1製圖)

甚至,打坐對於改善慢性病也很有幫助。譬如打坐對降低血壓問題、慢性的疼痛、癌症的症狀都有一定的效果。所以整合醫學在疫情期間,應該要引起政府更多的重視和推廣,人們也應該多嘗試各種方法,來提升整體身體的狀況,因為打坐確實在當今社會裡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。

191個研究:打坐對慢性病的影響。(健康1+1製圖)

中國曾經流行氣功熱,西方有瑜伽熱、打坐熱,都是不同形式打坐方式,像我就經常看到法輪功在西方社會推廣,在很多地方都有練功點。但是不管哪種形式,我覺得這都給民眾提供了一個提升自己免疫力的機會,加上在精神方面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營養,精神越富足人的精神狀態越好,這對提升免疫力也很有幫助。

另外,跟大家分享上週我剛在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看完神韻演出,這當中我發現了很有趣的現象,肯尼迪中心劇院的後排是輪椅位置,但我發現很多人是坐著輪椅來觀賞神韻的。那麼,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是不是也在嘗試尋求不同的方法,來改善身體狀況呢?因為整合醫學發現重視身心方面調節的人,對整體都是有益的。

🎯數據來源

[1] 《自然》雜誌:Evolution of antibody immunity to SARS-CoV-2

[2]Wiley Online Library: Multisystem Involvement in Post-Acute Sequelae of Coronavirus Disease 19

[3]《心血管糖尿病學》:Persistent clotting protein pathology in Long COVID/Post-Acute Sequelae of COVID-19 (PASC) i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levels of antiplasmin

[4] 醫學預印平台:Mild respiratory SARS-CoV-2 infection can cause multi-lineage cellular dysregulation
and myelin loss in the brain

[5]醫學預印平台: The Investigation of Pulmonary Abnormalities using Hyperpolarised Xen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Long-COVID

[6]《英國醫學期刊》:Long covid: “Holistic” approach is best, given range of symptoms, say researchers

[7]《公共衛生前沿》:Meditation: Evidence Map of Systematic Reviews

美國病毒學專家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