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造出高效能口罩,2招擊退Omicron!

口罩已成為大眾日常的一部分,是出門辦事、防範病毒的必備物品,但是口罩要怎麼戴,帶哪一種口罩才能起到最有效的防疫效果呢?請看Dr. K KWang的詳細解說:

2種方法改造口罩,更好地預防病毒傳播

Jojo:2020年的2月21號,Dr. K KWang跟香港創科公司研發的HK Mask正式發佈,這款可換式口罩從構思到完成製作,只花了7天的時間。請教Dr. K KWang,目前戴口罩對於防Omicron變種的保護效果力如何,要如何戴,戴哪一種口罩才比較好呢?

Dr. K KWang首先我先說說,就我自己本身已經有研究過感染病毒的原因,目前一般的口罩是平面口罩,它其實有很個不好的缺點。因為平面口罩戴到臉上的時候,它從鼻子的左右兩側和下面都會有漏氣的現象,而漏氣就會造成病毒傳播,所以戴平面口罩只是保護其他人,並沒有保護自己。

但是有2個方案可以解決:

1. 不使用平面口罩,改用立體口罩:立體口罩類似於KF94的設計,它可以更貼近臉部,減少漏氣問題。

2. 改良平面口罩: 將平面口罩變成立體口罩,因為立體口罩相對來說保護性能高一些,方法是把平面口罩適當的摺疊之後,變成立體口罩來配戴。

如果說有些人不會做這種改善方案的話,我們可以同時戴2個口罩,因為第2層口罩可以把第1層口罩壓在臉部,這樣防漏氣效果就會非常好。另外,我鼓勵原本帶一層口罩的朋友,可以考慮再戴上一層布口罩,這樣除了可以使口罩更貼近面部之外,眼鏡也不容易起霧。

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應方式,無論哪種戴口罩的方式,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,希望各位朋友戴上口罩之後,不要再讓口罩感染。譬如說吃飯脫口罩的時候,要消毒完手部後再戴上,因為口罩面上可能會有一些細菌和病毒,如果我們沒有消毒手部,在戴上口罩之後又觸摸眼睛的話就容易有傳染風險。因為病毒感染途徑除了有鼻子、口部,還有眼睛。

如果沒戴眼鏡的朋友,在距離對面1~1.5米之內跟你說話的人,可能他講話的氣溶膠就會進到眼睛裡,所以大家可以考慮戴一副眼鏡擋一擋,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感染機會。

Jojo: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微生物助理教授,薛達談到香港距離疫情高峰期還很遠,而且他還預測5月份疫情才會消退,那就您的觀察來說,您是怎麼看的呢?

Dr. K KWang:我沒有那麼悲觀,因為香港市民已經很緊張的開始做各種防疫措施了,譬如施打疫苗、減少上街次數。但是無論疫情如何,我認為香港人都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,儘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、不脫口罩,保持社交距離,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安全一些。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