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報告:疫苗引發1大免疫疾病!2大方法自癒!打2劑出現2次急性肝損傷?細節曝光!自身免疫真相?

隨着新冠病毒疫苗所引發的不良反應報告越來越多,醫學界對疫苗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深入。

接種2劑輝瑞疫苗患上2次肝炎

[1]4月21日,發表在醫學權威雜誌《肝臟病雜誌》(Journal of Hepatology)上的一項有關疫苗與免疫性肝炎的研究,敘述了一宗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醫院報告的案例:一名52歲的男子,接種了兩劑輝瑞疫苗之後,分別兩次患上急性肝炎。

第一次是在接種第一劑疫苗的10天後,患者出現噁心、疲勞和黃疸等急性肝炎症狀,肝功能損傷指標顯著升高。當時,醫生沒有將患者的肝炎和疫苗聯係起來,在沒有特殊治療的情況下,男子的肝炎自行恢復了。

於是,間隔41天,男子又接種了第二劑輝瑞疫苗。接種疫苗20天後,男子又再次出現了肝炎的症狀,肝功能指數大幅升高,屬於嚴重急性肝損傷。其中,他的肝功能指數之一——轉氨酶(ALT)飆升到2000多。在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等病人中,都很少有升到2000多的,一般人升到幾百就緊張到不行了。

兩次重複發生肝炎,讓醫生開始警覺。

醫生排除了引發肝損傷常見的病因,比如:病毒、細菌、寄生蟲和酒精攝入等等,最後發現,男子自身免疫指標呈陽性。而且,醫生注意到他的肝炎的發作與疫苗施打時間的關聯性很強,所以開始懷疑——或許是疫苗引起了嚴重肝損傷。

患者的血液中出現了抗核抗體(ANA),也就是說,患者的免疫系統在攻擊自身的細胞。

醫生給患者做了肝組織穿刺,在獲取病人少量肝組織並檢查後發現,病人的肝臟免疫細胞數量是正常人的5.3倍,説明肝臟發生了嚴重的炎症細胞浸潤。

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?

免疫細胞增多不是好事嗎,為什麼會傷害我們的器官呢?

關鍵要看免疫細胞所處的位置,我們需要血液中有一些免疫細胞來抵禦外來致病因子的攻擊,但是肝臟内是不應該有這麽多免疫細胞的,免疫細胞出現在器官組織内部就會引起炎症。

大家知道,免疫系統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自我保護機制,幫助人體抗擊外來各種病毒、細菌。它有區分「自身」和「非自身」(外來物質)的能力,能夠區分出病原體和健康細胞,對外來微生物作出反應,清除病菌,目的是保護人體。

首先,我們來瞭解一下免疫系統是如何運作的?

1. 天然免疫系統

免疫系統有2個部分,直接面對病原體的部分叫天然免疫系統,比方說上皮細胞、天然免疫細胞、自然殺手細胞、吞噬細胞。這些細胞表面有一些模式識別受體,它們能夠特異性地甄別有害物質表面的特徵分子,比如細菌表面的脂多糖LPS、鞭毛,或者病毒DNA或RNA等等。

這部分免疫系統不需要進行後天訓練就能識別有害物質,也不會產生自體免疫。

2. 後天免疫系統

與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是後天的免疫系統。

後天免疫系統由淋巴細胞組成,主要是T細胞B細胞。後天免疫系統給可以進行後天學習,它們不是通過「整體」來識別敵人,而使對敵人表面「特定蛋白質」起反應,反應更慢、也更細緻。但是,正因為後天免疫系統的運作方式更爲細節,只能通過「局部」判斷敵人(就像通過摸鼻子來識別大象),也容易「認錯人」,出現紊亂,最終導致自身免疫反應。

自身免疫疾病的本質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出現了混亂無序的狀態,診斷自身免疫疾病的一個標準是:人體内出現了針對自身成分的抗體;例如針對自身細胞核的抗核抗體。常見的自身免疫疾病有:

  • 類風濕性關節炎,是關節受到自身免疫系統攻擊;
  • 系統性紅斑狼瘡,是皮膚、腎臟受到攻擊;
  • 乾燥綜合徵,是唾液腺、淚腺受到攻擊;
  • 自身免疫性肝病,是肝臟受到自身免疫系統攻擊。

疫苗引起自身免疫肝炎

爲什麽在這個案例中,疫苗引起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呢?

人體因新冠的mRNA疫苗產生的抗體會跟很多人體的自身成分產生交叉反應,可以誘發人體產生自身免疫的狀態。在這位病人肝臟的血管周圍,可以觀察到大量浸潤的現象,炎症可能與來自血液的刺激物有關。

醫生進一步對肝臟内免疫細胞的成分進行了分析,發現這些免疫細胞對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有反應,説明這些細胞是被疫苗中的刺突蛋白誘導而產生的。它們是一種特異性的CD8陽性的T細胞,是細胞毒性T細胞,功能是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細胞,有很强的攻擊性。

此外,這位病人甲狀腺功能低下,免疫系統功能本身就比較弱。

這個病例也提醒我們,如果本身免疫狀態就不正常,患有免疫系統疾病,接種疫苗一定要要慎重;如果第一針之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,打第二針一定要更加慎重。

打疫苗後出現自身免疫肝炎案例

其實,從2021年開始就有文獻報道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肝損害的案例。

美國案例:[2]2021年7月,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報告:一名健康的35歲女性在產後第三個月接種來第一針輝瑞疫苗,大約7天後出現自身免疫性肝炎。她的生化指標升高、肝臟組織學顯示淋巴細胞、漿細胞、嗜酸性細胞出現浸潤現象,被診斷為是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徵的疫苗相關藥物性肝損傷。

意大利案例:[3]一名43歲女性接種輝瑞疫苗15天後發生急性膽汁淤積性肝炎,被認為是疫苗誘發的、免疫介導的肝損傷。

西班牙案例:[4]一名41嵗女性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急性肝炎,被確診為疫苗誘發的自身免疫性肝損傷,也伴隨著嚴重的膽汁淤積。

以上案例都被發表與《肝臟病雜誌》(Journal of Hepatology)。

隨着輝瑞公司mRNA新冠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發布後,我們關注到裡面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不良事件報告。除了免疫性肝病,還有自身免疫性心肌炎、腎炎、神經系統的損傷。

目前醫學界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深入,可能以後人們對這些病例的報告也會越來越多。如果打疫苗之後出現一些不明原因的自身臟器的損害症狀,比方說尤其是消化道的症狀,噁心嘔吐、食欲不振、瘙癢等不明原因的症狀時,可以和醫生討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,以便儘快找到病因。

過敏也是自身免疫疾病

正常人免疫系統的運作是協調有序的,當它紊亂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。除了自體免疫性肝炎,還有很多現代病都可以從免疫力上面找原因。

  • 當免疫系統針對外部過弱時,人就容易感冒、被感染;
  • 當免疫系統針對內部過弱時,人體容易產生癌症;
  • 當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內部過強,就會產生自身抗體,對自身細胞開始攻擊,產生自身免疫性疾病,傷害人體自我修復機制;
  • 當免疫系統針對外部過強時,就會出現過敏。

而過敏也是打疫苗後常出現的不良反應之一。

過敏也是一種免疫系統不平衡的狀態,當人體將外界的無害物質的例如對灰塵、花粉,一些食物,比如花生,當作有害物質過度反應,而動用後天免疫系統產生抗體IgE激活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,使得體內自身細胞受到傷害,就會產生過敏。

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可以治療的

我們要如何治療包括過敏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呢?

要治療一種疾病的話,我們首先需要分析疾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。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也像很多其它疾病一樣,有內在的因素做基礎,在外來因素的誘發下產生的。

  • 自身免疫系統的內因包括:
    年齡: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都比較年輕,15-44歲的患者是比較常見的
    性別: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多發于女性,比如紅斑性狼瘡;
    基因
  • 外來的誘發因素有很多,包括:
    毒素,比如含氟化合物,來自快餐食品包裝盒、不粘鍋塗層等;
    飲食:高溫加熱紅肉的過程會產生AGE,傷害人體DNA;
    藥物:包括疫苗;
    病毒感染:比如EBV病毒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聯;
    壓力,等等

醫學上通常會使用類固醇激素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,來暫時緩解、控制症狀。

但是,在症狀緩解之後,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尋找、排除誘發自身免疫狀態產生的因素,之後人體免疫力就可以得到可以自我修復。

激發人體自我療愈能力

其實,除了藥物治療之外,人體對疾病還具有很强的自我療癒能力。这种强大的自愈能力叫做穩態,就像是一個強大的緩衝系統。

比方說,人體能夠将血糖调节於一定的範圍内;細胞可以自噬,清楚内部垃圾来保持平衡;DNA受損後也有強大的自我修復機制,抗衡外來的射線和有害物質。

近幾年,也有一些研究向我們展示了人體免疫系統的奧妙——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。

[5]2021年4月,來自澳大利亞、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在《細胞》(Cell)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人體內的一种天然機制,能夠糾正自身免疫和過敏等不正確現象。

當我們發生自身免疫現象和過敏的時候,人體内的濾泡調節性T細胞(Tfr),可以產生一種物質——神經突蛋白(Neuritin)。這種物質可以抑制B細胞過多地向漿細胞轉化,還可以抑制漿細胞產生抗體IgE,阻止過敏。研究發現,神經突蛋白在壓力比較大時數量就會下降;壓力緩解的時則會增加——自身免疫狀態也會相應地得到緩解。[6]也就是説,當人體有自身免疫或者過敏傾向的時候,人體就會調動内在的修復機制,來消除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平衡。

我們剛才提到,神經突蛋白的數量與壓力有關,人的精神狀態就會影響我們免疫系統的功能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好方法來激發人體自身療愈能力。

台灣有一位知名設計師何清波,工作壓力非常大,經常熬夜工作,甚至曾連續72個小時不曾闔過眼。這使得他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,出現暈眩、蕁麻疹等症狀。他的免疫系統失去了對外界環境的辨識能力——吃任何東西都過敏,甚至連吹風都會臉腫,生活質量變得非常差。

後來,這位設計師開始親近大自然,搬到了台灣風景優美的苗栗,住進山裡,與花草樹木為伍,屋裡屋外盡是陽光 。在這種環境中,人體内不正確的免疫狀態很快得到平衡,暈眩、蕁麻疹等不適都消失了,設計師再次過上了健康的生活。苗慄後來,這位設計師開始親近大自然,搬到了台灣風景優美的苗慄,住進山裡,與花草樹木為伍,屋裡屋外盡是陽光 。在這種環境中,人體内不正確的免疫狀態很快得到平衡,暈眩、蕁麻疹等不適都消失了,設計師再次過上了健康的生活。

另外,根據《每日郵報》的報道,一位來自英國的25歲空姐Georgia Robinson曾突然患上牛皮癬,蔓延全身,這使得她被迫辭去空姐的工作,還患上了嚴重的抑鬱。

後來,除了對症治療之外,Georgia還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,戒掉了乳製品和紅肉,病情得到了徹底的改善。她將自己康復前後的照片貼在她的社交平台Instagram上,稱,是飲食改善了牛皮蘚的症狀,令她活得更健康。

牛奶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,这种物质会增大小牛肠道内膜细胞之间的缝隙,造成「肠漏」,而肠漏症則是自身免疫病的根源之一;而紅肉經過不正確的食品加工方式會產生AGE,傷害人體DNA——很多自身免疫疾病也與基因的改變有關。 

我們來稍微做一個總結:人體是一個動態的、具有自我平衡、自我恢復能力的龐大系統。衆多科學研究證明,人體自身就有療愈能力。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嚴重過敏狀態的時候,往往提示人體自身的平衡、療愈機制出現了問題。

我們生活中,人體時時刻刻與外在的物質、環境因素相關聯。當外在的傷害,超過了人體自身的恢復能力,就會發生疾病;當人體自身的恢復能力,超過外在的傷害,就不會發生疾病。

發生疾病時,除了控制症狀之外,還需要尋找自身存在哪些問題。如果能找到自己不正確的生活、飲食、思維方式,及時糾正過來,就能更好地從疾病中徹底恢復。

參考:

1. SARS-CoV-2 vaccination can elicit a CD8 T-cell dominant hepatitis

2. Autoimmune hepatitis developing afte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(COVID-19) vaccine: Causality or casualty?

3. An unusual case of acute cholestatic hepatitis after m-RNABNT162b2 (Comirnaty) SARS-CoV-2 vaccine: Coincidence, autoimmunity or drug-related liver injury

4. Another cas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after SARS-CoV-2 vaccination – still casualty?

5. Follicular regulatory T cells produce neuritin to regulate B cells

6. Neuritin produces antidepressant actions and blocks the neuronal and behavioral deficits caused by chronic stress

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