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全球許多國家的健康兒童突然患上肝炎,原因不明,引起恐慌。其中,有8%~14%的兒童需要肝移植。很多人擔心這是否和新冠病毒、疫苗有關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全球現致命「兒童不明肝炎」
在短短的4個多月中,全球20多個國家報道了200多例突發兒童肝炎的病例,原因迄今還沒有完全查明,這是一次嚴重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。4月,WHO和美國CDC已經分別發出通告,提醒公眾注意。
另外,WHO在5月4日發布的報道中還提到:截止到5月1號,全世界一共有228名1個月~16歲的兒童患上急性肝炎,病情普遍比較嚴重,其中有8%需要肝移植,有1人去世[1]。

5月6日,美國CDC也報告了109例兒童肝炎的案例[3],其中:
- 90%的兒童病情嚴重,需要住院;
- 14%需要肝移植;
- 5人去世。

4月14日發表於《歐洲監測雜誌》(Europe’s journal on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)的調查報告,提供了一些細節。報告納入了13例来自蘇格蘭的確診了急性肝炎的兒童。這些兒童的年齡中位數是4歲,男女各半;總體上沒有基礎疾病,沒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製藥治療史[2]。
這些孩子的肝炎都比較嚴重——肝細胞功能受損指標谷丙轉氨酶ALT水平異常高(ALT的正常水平小於40 IU/L,大於500 IU/L是重症化指標,而這些孩子的ALT水平絕大多數都高於2000 IU/L)。
他們共同的症狀主要有:嘔吐、黃疸,腹瀉、嗜睡;13名兒童中,有1人做了肝移植。

爲什麽會患上肝炎?
肝細胞受損通常應該首先排除病毒感染,而引起肝炎的常見病毒包括:
- 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種類型肝炎病毒;
- 巨細胞病毒(CMV);
- EB病毒(EBV)。
但是,在這一次兒童肝炎的爆發中,以上這些常見的病毒的檢測結果都呈陰性。
除了病毒,引起肝臟疾病的原因還有細菌、寄生蟲(比如血吸蟲)、遺傳、代謝、酒精肝等,排查後也沒有發現有關病因的支持證據。
因此,醫生繼續調查其它病毒。目前,嫌疑最大的是腺病毒;除了腺病毒之外,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冠病毒的可能性。
這次全球約50%的兒童肝炎病例腺病毒核酸檢測都呈陽性。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腺病毒:
腺病毒有100多種,通常可能引起輕微的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。這次調查發現,兒童感染的是41型腺病毒,這是一種沒有包膜,只有核衣殼的雙鏈DNA病毒,通常會引起小兒急性胃腸炎。不過這種病毒具有自限性——不用治療也自己可以痊癒。
《臨床傳染病雜誌》(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)的報道指出,腺病毒41一般只有在免疫功能較低下孩童身上才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疾病[4]。因此,僅僅是腺病毒感染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兒童肝炎病情的嚴重性。
以色列調查7例肝炎兒童,發現他們都曾受新冠病毒影響
以色列的施耐德兒童醫學中心分析了7例兒童急性肝炎病例[5]後發現:肝病兒童中沒有出現腺病毒陽性的檢測結果,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——都曾受過新冠病毒影響——通過檢測家庭成員的血清後發現,這些孩子都曾暴露在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環境之中。
這個發現令人警覺。
而另一些關於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研究,似乎個了進一步的提示: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等「碎片成分」,或許有可能通過家庭長期親密接觸傳播。
人體內有一種小型的囊泡狀結構,叫做外泌體,可以傳播病毒。外泌體是一種細胞外囊泡,是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載體——就像物流派送系統。健康的人通過外泌體來傳遞健康的信號;在不健康狀態下,這些外泌體就會傳遞不好的物質,促進感染。

因此,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除了會釋放完整的病毒顆粒外,還會釋放外泌體,造成的後果有:
1)傳播病原體相關分子、病毒RNA、蛋白質包括刺突蛋白等;
2) 抑制免疫反應;
3) 誘導免疫細胞凋亡。
發表在《分子生物科學前沿》(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)[8]、《免疫學前沿》(Frontiers in Immunology)[9]雜誌的兩份研究表明,患者被新冠病毒感染後,體內受感染的細胞會產生新冠病毒外泌體,這會促進新冠病毒的傳播,導致炎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。
以色列醫學研究的資料顯示,這7例得肝炎的孩子,其家庭人員都曾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。無論父母有無明顯的外在感染表現,父母體內都攜帶誘導炎症分子的外泌體。由於長期居住在一起,長時間、多頻率的親密接觸,例如親吻和擁抱,都可能使一些致病因子通過唾液等途徑傳染給孩子,使孩子的免疫細胞處於不健康狀態。
而且兒童身體各個臟器都尤其嬌嫩,疫系統還在發育之中,並不完善,很容易受到各種外來物質的傷害。
新冠病毒損害肝臟
大家已經知道,新冠病毒會引起肺部、心臟和大腦損傷。
其實,肝細胞表面也有新冠病毒的ACE2受體表達,而肝細胞損傷也是新冠患者住院病人中最常見的一個臨床特徵。
最近,德國研究團隊在《自然》(Nature)雜誌發表的研究證明,肝組織裡也有SARS-CoV-2 新冠病毒的ACE2受體[6]。

而肝細胞受到刺突蛋白的持續刺激,也可能會造成肝細胞損傷。這篇研究還發現,在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患者中,有57%和63%的患者出現肝功能損傷。

在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病人肝臟中,也檢測到肝細胞里有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。這就說明新冠病毒確實會侵犯肝臟。
兒童急性肝損傷3大原因
2020年發表於《兒童》雜誌的一篇研究發現,引起兒童和青少年急性肝臟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有3個:
- 1歲以下的嬰兒:
- 73%感染性因素;
- 43%代謝紊亂因素;
- 1到18歲兒童:
- 60%~79%毒素導致肝臟損傷。
而近期得急性肝炎兒童平均年齡在3~4歲,所以需要重點排查毒素因素。
毒素包括什麼呢?除了毒蘑菇、藥物過量之外,眾多研究發現,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也是一種毒素——它對人體的功能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:
- 降低細胞產生乾擾素的水平,抑制細胞抗病毒的狀態;

2. 抑制細胞線粒體的功能,而線粒體是人體能量的基地,如果肝臟細胞線粒體被破壞就容易發生肝功能衰竭;

這些長期的負面刺激,容易導致兒童體內免疫抑制,從而引發其它病毒,例如腺病毒的感染。
綜上所述,孩童重症肝炎很可能不只有單一的原因,而是多重原因導致的,比如:
- 兒童免疫力的不成熟、不完善;
- 父母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家庭傳播;
- 病毒刺突蛋白造成兒童免疫細胞被抑制;
- 兒童自身的因素。
所以,如果兒童出現肝炎症狀,還需要多了解父母新冠病毒感染情況(包括無症狀感染),調查父母感染新冠和孩子出現症狀的時間上的規律。
父母注射mRNA疫苗,是否可能影響兒童?
最常見的新冠疫苗——mRNA疫苗,比天然病毒更容易產生刺突蛋白。
《免疫學雜誌》(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)的一篇前沿研究發現,在接種mRNA新冠疫苗後的第14天,仍能從人體内誘導出表達刺突蛋白的外泌體。這些具有刺突蛋白的外泌體能夠持續存在至少4個月[11]。

患急性肝炎的兒童年齡大部分都在5歲以下,多數都沒有注射過疫苗,從理論上講,不會是由於疫苗刺突蛋白進入人體誘發肝炎。
可是,雖然兒童本身沒有注射mRNA疫苗,但是身邊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接種過疫苗的人(父母或親屬),刺突蛋白可能會通過外泌體被少量多次地傳遞給兒童,也有可能給他們帶來損傷,這與兒童自身免疫系統功能尚未健全也有關係。從2021年10月份開始,發生大面積兒童肝炎的國家疫苗接種率都相當高,達到65%~81%[10]。
不過目前,這還只是一種基於理論的推測,這種慢性的、隱匿的傳染很難被察覺,因此,我們需要更多、更詳細的資料才能進一步分析。
如何預防兒童患肝炎
疫情之中,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良好心態,因為緊張、壓力,也都會消耗人體的免疫力。
疾病的內因是基礎,外因是條件。無論病毒或疫苗,都只是外在的誘因;並不是暴露病毒環境中的所有的孩子都會得重症肝炎,除了環境之外,還有很多其它因素協同作用,才會促成疾病。
為了保護孩子的肝臟少受損害,減少肝臟負擔,建議家長可以注意以下幾點:
-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,曬太陽,補充維生素D;
- 添加輔食,減少使用調味品;
- 嚴防變質食品和食品添加劑;
- 拒絕醃製、煙燻、辛辣、肥膩食物和油炸食物;
- 慎食海鮮——可能含有寄生蟲、病菌等,務必要煮熟吃;
- 慎重用藥——藥物的代謝都需要在肝臟中進行,不濫用抗生素;
- 避免重金屬、真菌感染。
當孩子出現以下這些症狀時,家長要警惕:
發燒、疲勞、食欲不振、噁心嘔吐、腹瀉、腹部疼痛或關節痛、深色尿液和淺色糞便、黃疸——黃疸最早的症狀表現在眼睛,眼白的部分會發黃,所以父母要認真觀察孩子眼睛顏色的細微變化[12]。

最重要的是,無論任何時候,請記住我們人體有自癒力、免疫力,守護我們的免疫力,以不變應萬變便,能守護住我們的健康。
參考資料
1. COVID-19, Ukraine & Other Global Health Issues Virtual Press conference transcript – 4 May 2022
3. CDC investigating more than 100 cases of unexplained hepatitis in children, including 5 deaths
4. Disseminated Adenovirus Disease in Immunocompromised and Immunocompetent Children
5. 7 cases of severe acute hepatitis reported at Toronto children’s hospital
6. Molecular consequences of SARS-CoV-2 liver tropism
7. Molecular consequences of SARS-CoV-2 liver tropism
8. Circulating Exosomes Are Strongly Involved in SARS-CoV-2 Infection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