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發表在《中國疾控中心週報》的研究指出,中國若像西方國家一樣放棄清零措施,那麼每日病例會超過63萬例。 但同樣對病毒採取清零措施、被稱為「清零模範國」的新西蘭等國家,也都出現了疫情飆升。難道病毒的傳播和採用的措施沒有絕對關聯?
清零政策的研究背景
Jojo:一篇發表在《中國疾控中心周報》的研究指出,中國如果像西方國家放棄清零的措施,每日新增病例數可能會超過63萬例。請教林博士,你對於這項研究是如何看待的呢?
林曉旭博士:這份研究報告是假設中國採用西方國家的防疫政策,而不是中國政府的清零政策的話,那麼每日大約會有多少人會受到感染。研究選了美國、英國、以色列、西班牙、法國,按照5個國家的人口比例、國家體制、防疫政策、環境條件來計算中國的下限數據。而研究對象以中國東部人口為主,因為人群密集度與其他對照國家相對來說接近一些。

清零政策研究的疏失
但是就這份報告提供的計算公式而言,有幾項因素並沒有列入研究範圍:
1. 公共健康方面因素
譬如非醫藥類的介入、人們戴的PPE、社交疏離等。
2. 每日確診估算下限
每日確診估算下限是這份報告的計算結果,但是具體下限是如何定義的,文章裡並沒有說清楚。而且為何是下限而不是上限,這部分也沒有交代。
3. 各國的防疫政策
譬如英國經歷多次的全面封鎖,以色列強行大面積的接種疫苗等。這些各個國家的防疫政策都沒有在計算公式內,就只是按照這些國家的確診人數去做統計。
清零政策研究的結果
假設中國的數據全是因爲清零政策,和抹掉其它因素才有這份數據報告的話,是否可以說是份政治性的科學報告呢?沒有站在公共健康角度去做分析,反而像所謂的專家為了政府的輿論宣傳才發表這樣的文章,然後對所有的媒體傳遞這項研究結果。那這份研究報告是不是在利用科學來愚弄百姓呢?對此我感到很遺憾,因為中國的科學家也被搞成政治人物。如果報告加入印度國家確診人數去統計的話,我想也許這篇文章也無法成立了,因為印度的確診人數到現在都比中國、美國,甚至很多國家都低。

病毒傳播與採用措施兩者可能無絕對關聯
我認為病毒傳播和採用的措施,兩者並無絕對的關聯。譬如清零模範國的新西蘭,和其他國家都同時出現了疫情飆升的現象。雖然人類社會為了防範疫情採取了各種措施,但是依然沒能擋住疫情帶給我們的衝擊。像歐洲很多國家大面積的接種疫苗,或是採用全面封鎖讓人們待在家中,但Delta病毒還是傳播開來了。
人們在這一次的疫情來襲時,已經習慣政府強制的封鎖方法就能戰勝病毒,但此概念或許來源於中共。他們叫戰勝病毒,讓全社會看到把武漢1000多萬人的城市全面封鎖,然後病例數據快速的下降。即使中國沒有說全球可以效仿此模式,但這個做法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了眾多的國家公共健康政策人員。他們認為這種方式能阻斷病毒的傳播,但是有充分的科學證據嗎?這只是人們在潛意識這麼覺得,就清零模式而言,某種程度已經屬於共產主義思想,人必勝天的想法也是在公共健康領域極端化的表現。
早在去年就有很多呼吸道病毒的專家說過,說對呼吸道病毒的防疫絕對不能這麼做。因為要擋住呼吸道傳播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,就算在居家環境中,接觸空氣的過程中有沒有病毒,也很難判斷。
另一方面,從去年以來實施的隔離政策,使很多年輕人不能上學、在家工作等。但那時的病毒相對年輕人來對老年人的傷害較大,所以如果當時年輕人感染的話,可能可以產生自然免疫力。而且從政府推行的群體免疫概念來說,對年輕人也許更好。但是在全面封鎖1、2年後,社會開始慢慢恢復正常時,病毒已經變了。
現在年輕人群感染病毒的比例,在明顯增加。從Delta變種到Omicron變種都更容易感染年輕人,如果當初不實施全面封鎖的話,年輕人就可以較早的有自然免疫力。所以說政策的後續效應有多深遠,原本看起來是很對的事情,過一段時間後再看可能就不是那麼回事。從根本上來說,我覺得做公共健康的人,一定不能有共產主義的思想,像是人必勝天、能戰勝病毒等。在病原體不斷攻擊的時候,基本能做到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受那麼大的傷害,使社會的衝擊沒有那麼大。我認為在自然界面前,人還是應該把自己的位置擺的低一點。
🎯數據來源:
[1]紐約時報中文網:研究称中国若放弃“清零”,每日新增病例或超63万
[2]《中國疾控中心週報》:404 Not Found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