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帝國學院、全球傳染病分析醫學研究會中心,發布了2項結果不同的報告,發現Omicron變種的重症、住院、致死率都有下降的趨勢。
Omicron變種刺突蛋白呈陰性反應
Jojo:倫敦帝國學院、全球傳染病分析醫學研究會中心,前後發布了2個報告,但是卻得到相反的結果。一個說住院率下降,另外一個卻說重症率沒有下降。請教林博士,Omicron變種的住院率下降了嗎?
林博士:他們在過去兩年多裡提供了很多流行病的分析模型,來預測新冠在英國和全球的發展趨勢。第一份報告搜集了英國最近核酸檢測的確診病例,排除出國感染的病例,來了解英國社區的傳播速度。
他們利用Omicron變種刺突蛋白PCR檢測呈陰性的特徵,跟Delta變種做區分。在做PCR檢測的同時也做基因測序,因為基因序列可以較清晰的辨認是不是Omicron變種。

但是相對來說這兩種方法呈現出來數據趨勢是比較接近的,所以可以用這2個方法對照一下英國的疫情,發現有4個特點:
1. Omicron指數增長率為0.34/天。
2. Omicron和Delta的住院、無症狀比例差異小。
3. Omicron變種主要感染18~29歲,倫敦、非洲人。
4. Omicron再次染率是Delta的5.4倍。

其中,從下表可以看出,Omicron和Deta變種的住院OR值為0.95,接近1,代表沒有明顯變化。

研究也做了關於疫苗保護力的分析,同樣是施打2劑疫苗後2週的情形,AZ疫苗對Delta變種的保護力是25%,對Omicron變種的疫苗保護力是-39%。施打第三劑加強針後,兩者的保護力都有明顯上升。輝瑞疫苗對Delta變種的保護力是55.9%,對Omicron變種的疫苗保護力是-18%。同樣施打第三劑加強針後,兩者的保護力都有上升。

Omicron變種住院率下降
Jojo:第一份報告有提到Omicron的住院率跟Delta相差不大,但是另外一份報告發現Omicron變種住院率有大幅下降?
林博士:我們看這兩份報告不同的觀察結果。第2份報告的研究人群分為兩組,分別是醫院調查和社區調查。醫院調查為了要分析住院率、重症率是否會增加,所以把「住院」定義為:
1. 確診後14天內住院、住院超過一天、緊急入院者算。
2. 住院一天後確診者不算。

醫院調查主要分析12月份。前2周的數據可以看到Delta變種的感染數目快速的下降,同時Omicron變種在12月中超過Delta變種的感染人數。住院率方面,Delta變種的住院率快速的下降,而Omicron變種的住院率卻沒有攀升。

這份研究報告把Omicron跟Delta變種的感染情況、住院情況進行比較。發現比起Delta變種,所有的住院率下降20~25%,如果住院至少超過一天的話,風險會下降40~45%。曾經感染過的人,所有的住院率下降50%,至少超過一天住院的會下降69%。整體而言,輝瑞、莫德納疫苗跟Delta變種的住院風險比較相似,但是AZ疫苗的住院風險更低一些。

Omicron變種致死率下降
Jojo:為何兩份報告會有這樣的出入呢?剛才提到的第2份報告發現Omicron變種致死率下降,是什麼原因呢?
林博士:我們給大家列出來第二份報告存在的4個問題:
1. Omicron病例隨訪時間較短。有些人剛剛住院,病情是否會進一步發展成重症,發展成重症的時間多長,這點現在是沒有定論的。而這兩份報告都是站在假設的角度去做研究,特別是第2份報告,他假設得Omicron變種後,發展成重症的時長、治病過程是類似於Delta的。
2. Omicron出現時間短,住院病例目前不高。因為住院的病例數目還不大,所以數據上很容易出現一些偏差。
3. Omicron主要感染群是年輕人,而年輕人原本就不容易得重症。然而,這篇研究沒有針對不同年齡人群的住院率、重症率變化做研究分析。
4. 研究沒有分析Omicron住院重症是否和慢性病有關。
雖然兩份報告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,但是我認為第2份報告沒有做年齡段、基礎病的分析,造成整個報告的準確率有所下降。

🎯數據來源
[1]倫敦帝國學院Covid-19應對小組:Report 49: Growth,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immune escape of Omicron in England+
[2]倫敦帝國學院Covid-19應對小組:Report 50: Hospitalisation risk for Omicron cases in Engl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