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防住院保護力下降到90%以下!以色列、美國對重症定義不同?

CDC發布的報告指出輝瑞疫苗的防住院保護力首次降到90%以下,究竟有什麼辦法能夠提昇我們的免疫力。而美國及以色列對於重症定義為何不同,除去疫苗之外我們更應該去關注哪些方面呢?

00:00 保護力下降到90%以下!

Jojo:自從疫苗保護力公布之後,專家提醒大家不能只重視一種防護措施,要視整體的健康狀況。上週五CDC發布了一項令人擔憂的報告,發現輝瑞疫苗的防住院保護力首次降到90%以下。[1]請董博士為我們解讀一下,這份研究報告的出臺。

董宇紅博士:這張圖是3月到8月CDC針對美國18個州21家醫院3600多名患者,也就是在Delta變種流行的時間點,他們總結3千多名感染住院的人來观察疫苗對住院的保護力,其中注射莫德納、輝瑞、強生疫苗都有。在超過4個月時間的觀察後,我們看到輝瑞疫苗的保護力在4個月之內是91%。超過4個月降到77%,所以它總體的保护力是88%。而莫德納疫苗的數據整體維護較好,不管是4個月內還是之後都是92%、93%。

有人擔心輝瑞疫苗超過4個月保護力會下降。原因是打疫苗後產生抗體去綜合病毒,保護病人,使住院率降低。但抗體有新陳代謝,4個月之後就降到較低的水平。而莫德納疫苗的抗體就維持時間長,所以4個月之後保持的較好。這是根據疫苗的特點,分析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影響。

03:10 重症定義不同?

Jojo:截至目前發現不能像對待一般流感病毒一樣,需特別重視調節免疫力。關於疫苗的重症保護力,不同研究的差異很大,是什麼原因造成保護力的差異?

比如以色列最近的疫情非常嚴重,研究發現在新一波的疫情中,感染Delta且重症的人有59%接種了兩劑疫苗;[2]美國的數據顯示,在新冠住院的患者中,只有2%是接種兩劑疫苗。[3]在上週五FDA的辯論會上,給出了一個解釋是因為以色列和美國對於重症的定義不同。我想請教董博士,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?對重症的定義不同,是否影響疫苗重症保護力?

我想請教董博士,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?對重症的定義不同,是否影響疫苗重症保護力?

董宇紅博士:其實在醫學研究中,不同研究數據也會不同,完全相反的結論也很常見,其實就是取樣問題。以色列的研究,取的是他們國家的人群、數據、研究方法及定義。美國的是美國的人群,他們每個人舀的是不同的水,當然就有一些局部差異,會看到的不同結論。

再深入解讀一下,以色列對重症的定義是比較標準的,一个是呼吸困難、呼吸頻率加快,人體要代償他就拚命的呼吸。另一个是血氧飽和度要低於94%。

而美國CDC研究的重症中定義較為不同,相對來說比較松,比較實用。裡面可能有一些中度,或達不到重度的人群。有人主要症狀很嚴重,但血氧飽和度沒那麼低,他可能90%、97%、96%,他就憋得很厲害了。

08:15 疫苗的局限

科學研究是一個理想、抽象的,真實的數據誰也不知道也不可能得到的。因此人們通過現在的科學方法、研究來了解真實數據。每個研究對有療效指標的定義不同,人種、年齡、性別、基礎疾病都不同。所以最後得出的結論會非常不一樣。我們看各種不同的結果時,都要考慮各方面的研究條件,不將不同的數據拿來比。

另一方面,很多疫苗的研究都有共同的局部侷限性。以現有科學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去做設計、指標、觀察,但他們更注重在症狀、年齡、性別這些常見的影響重症率的表觀數據上,但其實還有很多影響重症率的數據。

比方說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在《自然》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,如果新冠病人早期的干擾素顯示水平越高,發生重症率的比例就越輕。

圖中右邊是得輕症的人,與干擾素起作用的基因有關係。像左邊的重症人,干擾素表達明顯較低。從理論上講,打疫苗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率,因為疫苗產生的抗體,能綜和血裡的病毒,降低病毒量和炎症反應。因此抗病毒的免疫細胞因子爆的發生率就會不同。

來自美國Lousiville大學的發表在自然雜志。對新冠病人的研究表明,疾病早期干擾素表達的越高,病情就越輕

10:40 我們更值得關心? 

比方說人體的抗病毒免疫力是五個手指頭,那疫苗從物理屏障到上皮細胞粘膜,和干擾素屏障到天然免疫細胞屏障,還有T細胞到B細胞,刺激的是屏障。

我們理性地分析,疫苗對人產生的保護力最多是20%。如果把時間花在我們如何提高人體的天然免疫功能,讓我們更好的注重營養、保持平和心態、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及思維方式,是否就能在整體上加強這80%抗病毒的免疫效果?

如果老是糾結在疫苗問題上,我們可能繞一輩子也出不來。若能掌握整個的健康全局,提高我們對抗病毒免疫力的整體認識,我們就會明白如何能更好的掌控身體健康。

Jojo:我發現董博士比喻的很好,有時候我們會糾結在一個點上,走不出來。倘若我們在遠處看待整件事情,角度會變得更加清晰。

🎯數據來源

[1]CDC: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oderna, Pfizer-BioNTech, and Janssen (Johnson & Johnson) Vaccines in Preventing COVID-19 Hospitalizations Among Adults Without Immunocompromising Conditions — United States, March–August 2021

[2]《科學》期刊:A grim warning from Israel: Vaccination blunts, but does not defeat Delta

[3]《紐約時報》:The F.D.A.’s day of lively debate revealed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evidence on boosters.

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