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打1年,死亡率何時會下降?

全球疫苗覆蓋率已達一半以上,為何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?董宇紅博士提到五個因素能更好的掌控自我健康,抵禦病毒,使死亡率下降。

死亡率到底何時下降?

Jojo:有位醫療領域的朋友對於全球的死亡率感到擔憂,原因是疫苗接種已經快達50%,甚至在美國、以色列、英國等國家早就開始施打第3針,但死亡率依然沒有下降的趨勢。

請董博士分析一下,疫苗要打到什麼程度,才能看到死亡率明顯下降呢?

董宇紅博士:整體離真正有效的控制病毒的傳播,還有相當大的差距。雖然很多人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抗病毒能力,但依然還有不瞭解抗病毒整體策略的。

我們將全球的確診和死亡率放在同張圖來比對。首先看左邊的縱坐標,綠色為每日確診的圖,每日約幾百萬。右邊的紅色坐標為每日死亡人數。確診是百萬級別,而死亡人數是五萬或十萬級別的。

從疫情爆發以來,死亡率既無明顯的下降,上升也沒有像新增長那麼快。死亡率一直處於在三、四萬,最多不到十萬,離我們期望的還有距離。

英國、以色列的死亡率明顯下降,跟新增確診是同步的。而美國,確診和死亡數無太大差異,有些國家的死亡數沒有準確的數字,所以死亡率的部分還需依每個國家具體情況做分析。

1)確珍快接近以前第四波下降的最低值了。希望接下來能繼續打破歷史記錄,再創新低。全世界範圍内,主要就是歐洲疫情在上升。
2)每周死亡的數目4萬3,已經打破了第四波和第三波的下降的歷史最低記錄了5-6萬,希望繼續再降。
[1]

正面的力量

死亡率的主要來源是重病人,整體新冠病人的死亡率很低,只有2-3%。而重病人就可以達60%、70%甚至更高。

影響重病率的主要因素有五個:

1. 基礎疾病

人體有清除病毒和自我康復的能力。比方說三高、心臟病、肺病、腎病等,直接影響人體療癒能力。身體疾病一多,造成免疫系統失衡,就易產生細胞因子風暴,抗病毒的能力也差。

2. 體重指數

肥胖不光是脂肪多,還與人體的慢性炎症狀態有關。而慢性炎症狀態跟抗病毒能力成反比。慢性炎症狀態越明顯,抗病毒免疫力能力越差,越易發展成重症。在去年新冠爆發後有很多研究表明了這一點,肥胖易得重症。

3. 高齡

人體有衰老現象。免疫系統隨年紀增長而衰老,稱為免疫衰老。具體表現在人的免疫細胞數量、功能、抗病毒能力下降,因此容易得病,發展成重症。

4. 免疫力、幹擾素的分泌能力

幹擾素是一種物質,是病毒的天敵,能夠幹擾病毒的複製。病毒感染初期,若人體能很快產生較高的幹擾素,幹擾素分泌水平越高,重病率就越低。

5. 保持善良心態

注重基本營養、不抽煙、避免飲酒。重要的是保持一個善良、利他的心態。在精神神經免疫學發現,人的價值觀、利他的心態,有利於人體產生較高的幹擾素水平,幫助我們去抗病毒。

雖然Delta變種病毒演變後致病性更強,無法掌控。但我們可以掌控人體自身的抗病毒能力。生命無價,只有人不斷地加強人體自身的正面因素,提升正能量,加強抗病毒能力。那重病率、死亡率就會下降。

[2]

所以說我們得注重自身原因。

🎯數據來源

[1]世界衛生組織:WHO Coronavirus (COVID-19) Dashboard

[2]西達賽奈醫療中心:The Science of Kindness

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