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以色列的試驗發現,施打第4劑疫苗的抗體保護力,於兩週內快速下降,甚至跟施打3劑疫苗的保護力無異。另外,WHO認為現在的防疫重點,應該放在研發抗變種病毒疫苗上,林曉旭博士對此提出了他的觀點。
第4劑疫苗無抗體效果,教授建議不要擴大施打加強針
Jojo:最近有些國家開始推動接種第四劑疫苗,但是以色列的試驗顯示,第四劑疫苗無法抵禦Omicron變種,請教林博士,這是什麼樣的情況呢?
林曉旭博士:以色列在施打疫苗方面,一直走在全球的前列,他們在去年Omicron變種流行初期的時候,就已經開始針對高危人群施打第四劑疫苗。當時以色列做臨床實驗的時候,發現施打第4劑加強針的抗體增加了5倍。
這份報告有2組研究對象,分別是施打4劑輝瑞的154位醫護人員,和施打3劑輝瑞、第4劑打莫德納加強針的120位醫護人員。因為他們在醫護環境下接觸到Omicron變種的機會,比一般社會大眾要大的多。經過2週後發現,他們體內抗體雖然在一開始上升,但在施打兩週內,抗體下降的速度非常快,比起施打第3劑疫苗無明顯的提升。
所以做這份研究的教授也說,事情結果沒有如他們期望的好,因此他建議以色列政府不要擴大施打第4劑加強針,只要針對高危人群就好。

南非南安普敦大學的Faust教授,也提出了同樣的顧慮,他很難理解以色列推動施打第4劑加強針的科學機理是什麼,因為用反覆施打疫苗的方式來刺激免疫系統的話,都會有副作用和免疫耐受的問題。另外,會不會過度刺激病毒,而導致它的免疫逃逸功能加強,這都很難說。所以我覺得在這點上,還是要很謹慎的。
WHO:應把防疫重點放在研發抗變種病毒疫苗
Jojo:與此同時,WHO也又提出一個議題,它說加強針並非應對目前疫情的最好方法,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研發對抗變種病毒的新疫苗上。但其實現在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施打加強針,所以對於研發新疫苗的聲量還是很小,對此林博士您有什麼樣的看法呢?
林曉旭博士:從WHO的角度來說,他們希望很多開發中國家,較落後的貧窮地區,不要再購買較劣質的疫苗,然後發達國家能夠儘可能的提供疫苗給這些地區。同時有能力的醫藥公司,能夠針對不同病毒變種,研發下一代疫苗。
但是WHO並沒有提到,即使是開發新疫苗,也會面臨很大的難度。因為不管是輝瑞、莫德納公司的總裁也都說過,現在還不知道病毒的突變趨勢,所以在如何研究廣譜疫苗的問題上,一切還都是未知數。
傳染病學教授:施打3劑疫苗後,能獲得防重症、死亡的保護力
Jojo:安南普頓大學的兒科免疫學,傳染病學教授Faust,他說打完第3劑疫苗之後,人就將得到持久的防重症、死亡的保護力。想請教林博士,他的說法有什麼依據,您是怎麼看的呢?
林曉旭博士:他的說法是根據臨床的研究報告提出,人們在打完第3劑疫苗後,能夠產生比較有效記憶的B細胞、T細胞。所以當再次感染病毒的時候,這些記憶細胞就會調動免疫系統,產生免疫反應。
但是我認為只用這份研究報告來佐證的話,還不夠有說服力,譬如說一個記憶細胞的產量、有效性有多少呢?而且疫苗綜合性抗體是針對合成刺突蛋白還是結構蛋白,它針對病毒的綜合防禦能力有多強?我覺得這方面的數據還是比較欠缺的。
而且現在是Omicron變種的流行期,出現很多曾感染過病毒又被感染的人,或者是接種過疫苗後也被感染的現象。所以就算我們有了記憶性的T細胞,但是細胞的記憶性是針對過去的變種病毒,而非未來的變種,所以說有記憶性細胞的確有一定的好處,但是未必會管用。
Jojo:我想Omicron變種出現之後,帶給大家很多的挑戰。雖然它是輕症,很多人會認為不太嚴重,但是科學家在不斷的研究中發現,其實Omicron變種是有致病性的。所以我想大家接下來還是要持續的觀察,同時不要忽視自我免疫力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