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0日,輝瑞CEO表示,將在三月份準備好可以抵抗Omicron變種的疫苗。但是,Omicron變種疫苗真的能這麼快做出來嗎?所以3月份就會開打了嗎?
Omicron變種疫苗製造新技術,縮短為3天!
Jojo:輝瑞CEO表示將在3月份,準備好抵抗Omicron變種的疫苗,想請教董博士,疫苗真的能這麼快就做出來嗎,3月份就可以開始施打了嗎?
董宇紅博士:主要是輝瑞公司跟一間生物科技公司合作,採用了他們新的鹼基編輯技術,這個新技術的特點為,將原本費時1個月才能把現有疫苗,改成針對Omicron變種版本的疫苗,縮短為3天。
透過這項技術就使他們能在短期內,完成針對Omicron變種疫苗的製造。這個mRNA疫苗的製造過程有2個重要的成分:
1. Omicron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。
2.用於構建mRNA疫苗的DNA模板,有了DNA模板才能再產生大量的mRNA疫苗。
那為什麼說3月份的時候,就能夠把疫苗做出來呢?因為生成DNA模板要3天,模板再產出足夠量的mRNA片段要7天,接下來的人體實驗需要6週的時間後,才到最後的臨床實驗階段。但是目前FDA具體的政策未正式發表,所以疫苗公司需要進行多少的臨床研究,三期是不是都要全做,都還是未知數。

一般來說臨床實驗的數據,至少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才能得出結果,目前只是說3月份時會有製劑出來,能夠申請臨床研究了。所以是否能在3月份接種疫苗,還需要持續追蹤最新的情況。

疫苗設計需同時激活B、T細胞才能有效防疫
Jojo:之前的節目中提到核衣殼蛋白的重要性,究竟核衣殼蛋白對疫苗設計的有效性跟安全性,是不是也很關鍵呢?
董宇紅博士:是,疫苗設計有2個關鍵點:
1. 主要刺激細胞的表位是針對T細胞還是B細胞。目前為止大多數疫苗都是針對刺突蛋白而設計的,刺突蛋白主要能誘導出少部分B細胞的免疫力。但是已有科學論文證明,這種誘導B細胞產生的免疫力是不持久的,B細胞的免疫力會隨疫苗抗體的時間拉長而快速下降,而且B細胞還會隨著變種病毒的出現,而需要不斷地重新施打加強針。但目前發現,T細胞對Omicron變種的保護力剩下很多,所以設計疫苗最好考慮到T細胞。
2. 疫苗針對刺突蛋白還是核衣殼蛋白。近期的研究發現,核衣殼蛋白能誘導T細胞產生免疫力,因為T細胞免疫力的持久性很關鍵,因為幾乎現在所有的疫苗都只刺激B細胞。所以現在不是說不去做疫苗,而是做疫苗要考慮到能同時激活B細胞與T細胞,這樣才能夠把免疫記憶的能力提升上來,所以這是未來疫苗設計的時候,需要考量的策略所在。
🎯數據來源
[2]全球疫苗免疫聯盟:How can scientists update coronavirus vaccines for omicron?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