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奇博士警告,Omicron變種病毒病例的衝擊波尚未達到頂峰,隨著Delta變種被Omicron變種取代,重症和致死率都在下降,但是在Omicron變種疫情之下,有哪些人群容易有致命風險呢?請看楊醫生的採訪:
Omicron變種傳播快,重症、致死率低
Jojo:福西博士警告,美國某些地區感染Omicron變種的激增,還沒有達到頂峰,所以美國人不應該放鬆警惕。目前Omicron變種的疫情,出現疫苗突破性感染,和重複感染的情況,那我們還可以做哪些防疫方法呢?請楊醫生我們解析。
楊景端醫生: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想跟大家回顧一下Omicron變種的傳播過程,從南非的情況來看,基本上可以說Omicron變種很快會壽終正寢,因為它的感染性非常強。但是Omicron變種引起的症狀相對較輕,也沒有造成大量的住院率和致死率,在很多地區都隨著Delta變種的消失,重症、住院、致死率都在下降。
從疫情曲線可以看到,Omicron變種上升速度快,但下降得也很快,雖然短期內還沒有完全消失,但是Omicron變種迅速下降。所以不管是哪個地區,都要經過這麼一個過程。
另外,大家最近可能看到Omicron變種開始變異了,那它是不是Omicron變種的新變種呢?不是,因為Omicron變種本來就有2個亞型,這2個亞型之間約有20多個差異處,但是這個不是Omicron的新的變種,只是Omicron變種的亞型。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緊張,而且這2的交互保護力是相同的,也就是說不管你感染了哪一種病毒,對另外一個都是有很大的保護力。
那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,針對Omicron變種的疫苗呢?這張圖表示打疫苗很重要、疫苗的保護性非常好,但是從施打2針疫苗的數據來看,陽性率和被感染的人數都很多。在致死率的部分,施打2針的致死率比沒施打疫苗者來得高,不過在施打第3針後的致死率卻急劇下降,因此我們必需知道是哪些人群會出現死亡的現象,因為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在施打疫苗。

感染Omicron變種易致死的2種人群
接著來看南非感染Omicron變種,和以往3種病毒的致死率比較圖,紅線是為Omicron變種,它的致死率跟以往的病毒相比是非常低的。那麼,通常會出現死亡現象的人群有兩部分:
1. 年紀大。
2. 有代謝性疾病、慢性疾病、免疫功能差的人。
大家或許會問,這幾種人群不感染新冠,而是感染其它病毒的話,是不是也容易死亡呢?還是他們死亡的原因完全是由新冠病毒所造成的呢?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,但是一直沒有人能給出答案。
最近英國有一個信息自由法案,意思是只要你提出要求,就必需給出個資,所以就有人要求說,能否撇除以前患有其它病的人,只把單一診斷出感染新冠而致死的數據拿出來?那麼,英國提供完全因新冠死亡的人數,約有13萬,而診斷出只因為新冠死亡的,約有17,000人。換句話說單純因為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,比我們一直聽到、看到的要少的多,但並不是說這些死亡人數不重要。
從數據中還發現,死亡人群的平均年齡是81.5歲,換句話說在死亡的人群當中,很多都是年齡非常大的人,那麼我們是否該把衰老也看成是一種病呢?因為在所有的疾病裡,最大的風險就是衰老,但是有的人認為衰老是一個自然的過程。那我個人認為,如果視提前衰老為一種病的話,為什麼不把衰老本身就當成是病呢?那麼按照病的定義來說,如果50%以上的人都會不可避免的得病的話,這就不叫做病了,而是屬於自然現象。
從死亡年齡段來看,英國男性正常的壽命為79歲,女性為82.5歲,而平均死亡年齡為81.5歲,這就跟英國人民的平均壽命相當接近了。這個數據看起來很震撼,會讓我們對很多事情產生思考,可惜的是沒有任何媒體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,所以我們在這裡說出來,有興趣的話大家自己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