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會遺傳嗎,能治愈嗎?破解糖尿病5大迷思!

國際糖尿病聯合會截至 2019 年的資料顯示,全球約有 4.15 億人患有糖尿病。儘管糖尿病是常見疾病,但是大家對此還是有很多的疑問,那麼究竟事實是如何呢?請看劉教授的詳細解析:

糖尿病的4大類型

Jojo:請教劉教授,有人認為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,這個想法對嗎?

劉教授:我們也不能說完全說對或者不對。因為糖尿病在臨床上分4大類:

1. I型糖尿病,臨床占比5~10%,通常會在30歲之前開始發病。

2. II型糖尿病,發病年齡相對在30歲之後。

3. 繼發性的糖尿病。

4. 妊娠期糖尿病。

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內分泌性疾病,就是說胰腺有胰島細胞,當胰島β細胞不能正常產生胰島素,或是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時候,就會造成血糖升高。

糖尿病的4大類型。(健康1+1製圖)

I型糖尿病的產生,就是它的胰島細胞受到破壞不能產生胰島素,而這跟免疫功能也有關係,當自身免疫反應對胰島細胞造成損傷時,胰島細胞就失去分泌功能。

I型糖尿病。(健康1+1製圖)

II型糖尿病的病發原因有2個:1. 胰腺本身受損。2. 能正常分泌胰島素,但是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。

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受體。(健康1+1製圖)

所以縱使它產生了很多抗體,但是胰島素卻不能夠正常發揮作用,所以實際上它的運行機制是會涉及到免疫、內分泌系統的,雖然不完全是基因性的遺傳病,但是肯定是有遺傳背景的。比如說I型糖尿病、II型糖尿病患者,都有一定的家族、多基因的遺傳背景,那麼多基因遺傳背景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患者如果沒有在適當的環境下,他是不會發病的,但是只要有符合的條件下,就會發病。

舉例來說,研究發現I型糖尿病患者,如果父母雙方只有一方有I型糖尿病,那麼孩子發病的機率約為4~5.8%;父母都有I型糖尿病,孩子發病機率為10~25%。如果父母一方有II型糖尿病,那麼孩子發病機率為7.7~14%;父母雙方都有II型糖尿病,孩子得病機率為50%。除了基因遺傳外,生活方式也會遺傳,譬如父母愛吃什麼,孩子也會愛吃什麼,那麼孩子有了這個習慣後就會出現糖尿病高發在子代的現象。所以說它不是完全性單基因遺傳的,它可以說是多基因遺傳,因為這跟他生長的環境因素有關,才會影響到子代。

糖尿病前期可逆轉,並非無法醫治

Jojo請教劉教授,糖尿病是治不好的嗎?

劉教授:目前並非全無希望。但是像I型糖尿病現在還沒有特殊的辦法可以治療,I型糖尿病也稱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,因為這些患者幾乎喪失了胰島功能,那麼他必須依靠外源性的藥物來施打,促進它分泌胰島素。

那麼針對II型糖尿病,可以透過減低藥量、間歇性服藥,來維持血糖正常水平是沒有問題的,但是要完全治癒的話以目前來說還是比較難的。但是如果在糖尿病的前期,是有一定機會可以逆轉的,當血糖還不是太高時候,透過改變生活方式、飲食控制、運動、做自然療法方法,都是可以逆轉糖尿病的。以中醫角度來說,可以通過針灸加上艾灸的方法來補充元氣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糖尿病控制的非常好,所以說糖尿病前期其實是可以完全逆轉的。

糖尿病口服藥物4大作用

Jojo有的糖尿病患者非常害怕用藥來控制病情,認為一旦用藥後就再也離不開藥物了,是不是這樣呢?

劉教授:主要看糖尿病患者處於哪個時期?但是一般糖尿病前期都是不主張用藥的,因為完全是可以逆轉的。不需要服藥的階段,我建議要飲食控制、多運動、做自然療法,像是針灸或使用中草藥,因為它比較自然。

那麼,當然已經確診糖尿病的患者,一般是需要口服藥物的,口服藥有4種作用方式:

1. 胰島素促泌劑刺激胰線分泌更多胰島素。但是從中醫來看這種治療方法的話,要注意胰島是否已經很疲勞了?如果一直刺激它,可能到一定程度它就不起作用了。

2. 胰島素增敏劑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應答。它不太會影響胰島素分泌,而是來改變胰島素的抵抗現象,因為儘管血中的胰島素高,但是機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,所以使用藥物來增強它的敏感性。

3. 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。如果吸收過多的糖,血糖就會升高。

4.增加尿糖排泄。因此就需要這類藥物,通過增加小便的排泄次數,把糖排出體外。


口服降糖藥的作用方式。(健康1+1製圖)

糖尿病併發症會造成失明、腎功能衰竭

Jojo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認為,因為他們的胰島不能正常地分泌胰島素,所以才會引發糖尿病,這種概念是正確的嗎?

劉教授:如果是I型糖尿病就是正確的。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細胞,幾乎沒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了,所以需要依賴外源性的胰島素。

那麼II型的糖尿病的話,有2種說法,1. 分泌量較少。2. 胰島素抵抗。什麼叫胰島素抵抗呢?就是指自身免疫反應,造成胰島素不能和它的受體正常結合,反而被其它的抗體結合了,因此就使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,細胞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。所以目前的治療就是針對2方向,1. 儘量促進胰島多分泌點胰島素。2. 增強體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。

另外,有些人認為糖尿病前期沒事,只有併發症出現才比較嚴重,這個觀念也不正確。糖尿病前期血糖開始升高,血糖升高就會連帶出生活中很多不便,譬如要飲食控制,改變飲食習慣。如果出現併發症就代表是非常嚴重的階段了,表現症狀有失明、外周神經炎、壞疽、腎功能衰竭,所以不要說等症狀明顯的時候,才積極的去治療。

如果發現有相關症狀,就要積極地去預防、鍛煉改變自己,不要不把它當一回事,提醒大家還是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。當出現疼痛或者較嚴重症狀的時候,可能就必須要用強效的藥物治療了,這對人體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,所以千萬不要等到這麼晚才去進行治療。

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

2 意見

留下評論

請輸入您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