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中國西安疫情爆發,中國政府採取封城措施來控管疫情傳播,而在執行防疫政策的過程中,中國政府是否基於人性角度出發去對待民眾呢?林曉旭博士也針對這個問題提出思考,請看林曉旭博士的採訪精華:
制定防疫政策基點,應從人性角度出發考量
Jojo:12月中左右,中國西安疫情爆發之後,政府就實施了比較嚴厲的封城措施。但其實在封城中出現了很多問題,譬如說就醫,有人因為心臟病發,醫院又拒收,結果來不及救治就死亡了。甚至因為有孕婦被拒絕治療,因此造成失血過多導致8個月的胎兒就流產了。因此在努力防疫的同時也引起很多人性上的爭議。想請教林博士,中國古代其實也有隔離的防疫做法,這和當今的中國的極端封城有什麼樣的差異呢?
林曉旭博士:確實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媒體,一直在強調隔離的防疫做法。當然這種防疫方法,很早在《漢書平帝紀》中就有記載,「民疾疫者,舍空邸第,為置醫藥。」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「為置醫藥」,那時的人們隔離,主要是為了便於醫生治療,也便利於給病人施藥。
既然隔離的最終目的,是為了救治病人,防疫的初衷是為了「人」,那麼在隔離中,關於人性的考量就非常關鍵。如何就人性及社會能長期發展的基礎上,來處理疫情。而不是說疫情一來,就以一種極端的方法去處理,因為一旦極端化,就會失去為了「人」而防疫的初衷。
何為人性化的防疫?
首先如果要按照正常的隔離防疫的話,要有充足的醫療資源、生活資源配備。需要有隔離效果的設施,包括通風、間隔、衛生條件,這些都是需要被考慮到的。還有如何能夠安全的處理醫療廢棄物,附近有沒有充分的物資供應村落和城市。
即使是隔離區內也要預備救護車,萬一有重症或突發性患者的話,就要及時進行治療。同時也需要精神科醫生,去幫助隔離者保持精神健康,這些都是很必要的。
2014年的時候,我在中東一帶派駐,當時正好趕上MERS(中東呼吸道綜合症)爆發。我那時正在起草美國軍隊的應急計劃,而在制定計劃的過程當中,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方面都非常需要人性的考量的。包括在社區裡面的醫藥配置,士兵能不能得到及時的藥物治療,然後需要多少的精神科醫生,來關注士兵的健康狀況,要如何轉移重症者等問題。而且還要和當地的部門合作,才能有效的調動資源來支持隔離的軍營,所以這裡面必須考量到很多人性化的因素的,因為人不是動物,這個基點是很不同的。
那麼防疫隔離,具體至少要有那些人性的考量呢?
1. 充足有效的醫療資源(醫護、醫療設備)
2. 達到隔離效果的設施(通風、間隔疏離、衛生條件)
3. 充足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
4. 衝儲物資供應(隔離者正常飲食)
5. 充足急救設備、常用藥和救護車(救治慢性病突發者、孕婦)
6. 精神科醫生,住隔離者保持精神健康
動物防疫和人類防疫的5大區別
除了人類的瘟疫,近幾十年來,動物中也流行了幾次瘟疫,比如禽流感、非洲豬瘟等。其實,在動物防疫中,也會採取隔離防疫措施。
動物防疫和人類防疫有什麼區別呢?動物防疫有一個本質的特性,就是不會考慮動物有「自主意識」,不會珍視動物的生命。所以,往往會採用極端、生硬、沒有憐憫心的處理方式。因此整個的防疫過程,從檢測、隔離、接種疫苗、藥物治療,到最後決定是否要撲殺,都是由飼養主決定的。
比如說,不會考慮把動物嚴格隔離起來後,會不會造成食物不足、有其它疾病時無法及時救治,或者出現精神問題;
不會考慮藥物對動物有什麼副作用,動物的下一代會不會出現後遺症;
不會珍視動物的生命,因此當動物感染後,把感染或周圍有高風險的動物一車一車的拉走,然後撲殺;
也不會考慮動物有沒有自助、互助的能力,所以由飼養主定期給他們送食水,一切生活供應由飼養主決定⋯⋯
所以針對動物防疫,就可以採用非常極端的處理方式。
然而,人是不一樣的。但中國政府的防疫,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一點。
比如:一人感染,整個樓的人被一車一車的拉走,3歲的孩子也要一個人拉著行李箱走上隔離車;小區被強制封鎖,每一家的人都由政府配送菜飯,不允許外出買菜,導致很多民眾無法及時拿到菜、得不到足夠的食物,連續飢餓數日。繁華的西安一時間成為「飢餓之城」;沒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,醫院不能收治,有的孕婦因為醫院拒絕治療而大出血流產,有老人心臟病發,醫院拒絕及時救治而死;一個39歲男子劇烈胸痛,被三家醫院拒診,最終猝死⋯⋯
許多人以為,中國政府這樣做,只是為了達到清零,是為了民眾著想。殊不知,為了「清零」而採取極端手段的過程中,初衷已經從了為了「人」變成為了「清零」。
在這樣一系列的極端政策下,醫院為了達到政府的「清零」目標,不收治瀕危的病人;小區保安為了達到政府「清零」的目標,不讓飢餓的居民出門買菜。因為,在疫情中,這個政策讓他們首先想到的是「清零」,而不是民眾的生存問題。
而只要感染,就隔離、甚至整棟樓「連坐」。此時,感染者本應是受害者,是應該受到照顧的、被善待的對象,在「清零」的目標之下,變成了打破清零政策、甚至牽連整棟樓的罪人。
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為防疫的初衷已不是為了「民眾」。在這樣的政策下,人們的互助能力、內心的道德感都會被慢慢抹殺。然而,整個社會都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。

中國疫情真實死亡人數?
Jojo:有部分人認為,中國就算採取了極端封城的方式,但還是控制住疫情了,而且死亡人數也低於其他國家。就這個觀點而言,林博士您是怎麼看的呢?
林博士:如果真的在做動物性防疫,當然會有一定的效果。譬如有的地方出現禽流感,那把十幾萬隻的雞撲殺掉,當然會有效果,因為你不會去考慮雞存活的機會,只會為了杜絕後患而去承擔經濟損失而已。所以當新冠疫情一來的時候,大規模的隔離民眾,當然瞬間就能切斷部分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機會,就會有一定的成效。
Jojo:美國斯蒂文斯工科,資深數據專家喬治·卡爾霍恩提出,中國的疫情數據並不真實。請教林博士,他有提出關鍵的數據來證實他說的話嗎?
林曉旭博士:他是有提到比較關鍵的數據,特別是武漢疫情爆發後3個月的數據。他非常明確的提到,中國政府在2020年的時候做了數據調整,原始死亡數據是2,500多人,後來調整到3,800多人。如果根據《英國醫學期刊》的研究,這些數據都是要翻倍或是翻好幾倍上去的。所以說官方統計的數據,儘管讓其它的研究機構用科學方法計算的話,都不會只是3,000多人的數據。

另外一個數據,是武漢和全球死亡率的比較。疫情初期時各個國家都是流行同樣的病毒,還不牽扯到變種流行的問題,而武漢作為疫情發點的死亡率是5.6%,但是後來死亡率出現戲劇性的下降。假設都是同樣病毒株在周邊國家傳播的情況下,那麼以吉爾吉斯坦的死亡率為例,吉爾吉斯坦每1百萬人口的死亡數是702,但中國就只有3.21人,所以專家們對這個數據持懷疑態度。

而且中國對比其它國家的超額死亡率是有問題的,先跟大家說明何為超額死亡率?超額死亡率是指社會正常死亡率之外,因為新冠疫情所額外增加的死亡率,叫做超額死亡率。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超額死亡率與合理的超額死亡率相比,低到不可思議,根本說不是一個正常可以類比的範圍。所以基本上為什麼很多的醫學研究,根本就沒辦法把中國官方提供的新冠數據,納入統計模型分析中的原因。

🎯數據來源
[1]农民日报:今年,动物防疫这么干
[2]新華網: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
[3]Forbes:Part 1: Beijing Is Intentionally Underreporting China’s Covid Death Rate
[4]Forbes:Part 2: Beijing Is Intentionally Underreporting China’s Covid Death Rate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