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令疫苗公司都頭痛的變種病毒,免疫搭橋或許會是未來人類研發疫苗的方向。林曉旭博士針對3大疫苗公司,詳細解說他們各自研發的新疫苗情況。
00:00 針對變種病毒製造的新疫苗,效果是否比舊疫苗更加完善?
Jojo:今年6月份左右,輝瑞CEO艾伯樂放出豪言,說在100天內製造一款全新的疫苗,對抗變種病毒。
大約在那段時間印度變種迅速蔓延全球。以色列、美國研究陸續發現輝瑞疫苗的兩劑保護力低至50%。100天的日期已經其實過了,還沒有新疫苗的消息。
說到新疫苗前,想請教Dr.Lin,如果針對變種病毒再製造新疫苗,是否會比打3劑舊疫苗的效果、保護力會更好?
林曉旭博士:從幾個方面衡量:
1.效果問題
牽扯到針對的是什麼樣的病毒。效果其實是看當地流行的變種情況,對不同敵人,效果也不同。
2.突破性感染問題
各個國家都在頭痛,若是新變種傳播力提高10%-15%的話,疫苗能否有足夠保護力抵禦突破性感染問題。

改進疫苗也是問題,因為變種有新的發展方向,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。
3.安全性問題
如果打第3劑疫苗,和新設計疫苗是同一家公司的話,核心問題在於佐劑等基本上都會一致,疫苗公司應該不會開發全新的佐劑,所以應該都是現成的。
問題的核心在於,如果是新疫苗針對新變種,要看新變種的刺突蛋白(S protein),是否有更強的毒性,對細胞有一定的傷害性。比如說,造成微血栓的反應等。
另外,是否測到刺突蛋白能與其它細胞因子,有更強的結合力,針對其它細胞表面受體親和力提升,使刺突蛋白更易粘附,或是進入到其它細胞裡。但目前尚未有這種變異的傾向,應該是在安全性範圍,跟目前疫苗差不多。[2]
目前的疫苗安全性本來就是研究不充分的,我認為若是同樣公司生產的新疫苗,應該把目前的疫苗能夠帶來多大的風險,和安全性做更全面的分析。包括進到人體哪些地方,積累多長時間會被徹底降解掉。
安全性仍是很重要的考量,譬如打第3針,再打新疫苗的話,是否有累積增強副作用也是問題。因為疫苗要不斷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,才能使免疫功能更強。
但有研究表明可能會帶來系統性的副作用,而且非局部,而是全身性的副作用也有可能增强。
特別是對高風險人群,或免疫系統不太好的人,再打疫苗能否起作用,或是否帶來更嚴重的副作用,都要觀察。[3]
08:13 輝瑞、莫德納、阿斯利康研發疫苗,共同抵抗更可怕變種!
Jojo:所以希望未來在舊疫苗方面,希望可以有具體數據公布給公眾,我想這是對民眾最好的保護。
回到疫苗部分,在10月20號《自然》雜誌發布相關報道。輝瑞、莫德納、AZ三大疫苗公司,表示正在研究新冠變種的疫苗,要準備迎接比Delta更可怕的變種。那據您了解,何時會有針對變種病毒的疫苗上市呢?
林曉旭博士:因爲病毒變種對他們來説,是一個很實在的威脅,而且核糖核酸病毒變異較快。目前可以看到三家公司都已經開始臨床實驗、募實驗者。
在疫苗成分方面,像輝瑞,它強調聚焦在多價的疫苗。比方說beta(南非)變種,或是Delta(印度)變種,加上Alpha(英國)變種,就是印度跟英國組合或是南非變種,跟已有最初核糖核酸序列也可能做一個組合。
輝瑞走兩個方向,一個聚焦現在流行Delta變種,另一個也關注南非變種。因爲南非變種的免疫逃逸能力,是目前為止各種變種中最強的。輝瑞在8月份開始臨床試驗招募人員。

莫德納方面,也是印度跟南非變種的組合。跟輝瑞不同在於,不做Delta變種跟英國Alpha變種的組合,他做Delta變種跟南非的組合。就是希望能夠針對廣泛流行的Delta變種,但同時對具較強免疫逃逸的南非變種。

11:46 針對幾乎絕跡的病毒,研發疫苗的原因是?
Jojo:如今在全球,Delta變種幾乎占據100%,而南非變種已經幾乎消失。為何阿斯利康公司正在針對南非變種來研發變種疫苗,而不是針對Delta。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?

林曉旭博士:原因是目前在所有變種病毒中,南非變種的免疫逃逸能力,是最強的。它逃避疫苗的能力最強,因此對疫苗界的打擊最大。
阿斯利康考慮的角度為,如今Delta變種已經廣泛流行,如果Delta變種繼續突變,出現更強的免疫逃逸、逃避疫苗的能力,就會帶來很大風險。因此,他們決定研究一個「目前最厲害的、逃避疫苗的變種」——Beta變種。
如果能把Beta變種關鍵的、逃避疫苗的突變位點研究清楚,那麼以後出現更厲害的變種,疫苗界或許就更容易對付。
所以跟Beta變種本身消失無關,而是擔心全球流行的Delta變種,是否進一步增強免疫逃逸功能。

所以這是疫苗公司最頭痛的,因爲從去年做的臨床實驗,看到Delta變種跟Beta變種,使很多中和抗體的綜合能力明顯下降。其中,Beta變種突變對疫苗界的打擊是最大的。
14:05 想縮短研發疫苗時間,未來可能走向免疫搭橋。
從全球防疫的角度,人們也希望疫苗研發時間能縮短。
但總體來說,還是不能過分地加快。但從目前公共衛生的政府機構而言,現在重要的就是,有可能走免疫搭橋這條路。
台灣高端疫苗曾經強調要做免疫搭橋,但高端疫苗沒有完整的臨床試驗基礎,要想搭其他疫苗的保護力,我覺得稍微牽強一點。
但對於已開發的輝瑞、莫德納疫苗,在前代疫苗基礎上,把核糖核酸序列做調整,在基礎上要做免疫搭橋,理由更充分一點。
他們只需測驗新疫苗,是否能產生類似水平的中核能力抗體,或檢測一部分的B細胞、T細胞的作用,就可參照之前疫苗的效果。基本上可以向FDA提出緊急使用的許可。
在這種情況下,我認為美國方面要想通過免疫搭橋,較大的許可可能性會是輝瑞。如果已得到FDA完整的許可,在這個基礎上,增加一個免疫搭橋來為下一代疫苗鋪路的話,就是非常可能的。
如果新冠病毒短期內不會消失的話,很可能會逐漸走向這樣的狀態。疫苗更新後,做簡單免疫原的鑑定,將免疫搭橋就推向社會,很可能會走向這一步。
Jojo:好的,謝謝Dr. Lin。
🎯數據來源:
[1]UCL:Professor Francois Balloux
[2]《自然》雜誌:COVID vaccine makers brace for a variant worse than Delta
[3]Nextstrain:Genomic epidemiology of novel coronavirus – Global subsampling